图片来源@视觉中国
【资料图】
当你还在大热天挤地铁去市区图书馆人挤人、花三四十块点一杯摩卡蹭咖啡馆空调时,有些人已经穿着睡衣、趿拉着凉拖花个遛弯儿的时间,到300米远的社区图书馆,体验家门口的“诗与远方”了。
社区图书馆,顾名思义,是设立在街道、社区中的图书馆。公开资料显示,社区图书馆是公共阅读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,通常指由政府主导或由社会力量共办,面向辖区居民服务的基层图书馆,也是公共图书馆服务在居民社区的延伸。
社区图书馆遍布在城市的的大街小巷,一般来说,平均每2-3公里就有一家,幸运的话,500米之内就有三家。它们一般不在车水马龙之处,也没有富丽堂皇的装修,而是隐藏在市民活动中心,往往需要穿过层层小区,最终在某条不易被发现的街道中找到。
他们更区别与当下的省级、市级图书馆,以及被追捧打卡的网红图书馆,以一种淡泊的态度傲然在各大图书馆排名之中。
一般来说,光临社区图书馆的更多是老年人,或者是被家长带过来学习和接受熏陶的小朋友,但现在更多的年轻人开始攻占社区图书馆。虽没有入时的装修,但社区图书“五脏俱全”,免费的热水、Wi-Fi、空调等等,满足需要学习的人、打工族或者乘凉族的一切需求。在某社交平台上,搜索“社区图书馆”“街道图书馆”,你就能发现,社区图书馆因其便利、免费等特性,正成为年轻人的新宠。
一些人把它称之为“不为人知的免费阅读好去处”。在一些人眼里,它甚至与首都图书馆、国家图书馆进入常去图书馆前三。
它们不像省级、市级图书馆那般不仅离家远、位置紧俏;也不似肯德基、麦当劳、星巴克那般吵闹,更没有收费自习室贵则上千的包月费用。
留给大城市年轻人最后的免费宝地已经不多了,在社交平台上,这些人把去社区图书馆称为“薅公家的羊毛”。在他们眼里,社区图书馆做到了“公共图书馆是市民的第二起居室”。
01
为什么社区图书馆正在成为都市年轻人的新宠?
对于很多大城市年轻人来说,图书馆就是他们在大城市最后的精神港湾和避难所。无论来这里看书、学习、休息还是逃避。但是眼下,随着考公、考研、考证等需求的增加,省级、市级,甚至是区级图书馆都人满为患,一位难求,想看的书也不一定抢得到。
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,随处可间的社区图书馆成为了年轻人最后的庇护所。
在上海从事IT行业的李晓海,就是在一次次约不到上海图书馆的座位后,转而投向了家门口的“社区图书馆”。
李晓海习惯周末去图书馆,但是很难抢到周末上图东馆带插座的座位。她也尝试去过普陀图书馆和浦东图书馆,但是同样有座位没有插座,浦图则是连座位都抢不到。
约不到有插座的座位,李晓海直接就不去了。有一次,她在手机上搜索家附近的图书馆,“甘泉路街道图书馆”就这样入了她的眼,“上海的街道图书馆有很多。我感觉甚至有可能每个老小区附近两三公里内都至少有一个。”
这个图书馆距离她家里近,入口就在附近的一个小区里面,主楼一楼是报刊杂志区。李晓海说,很多老年人每天来这里读报,还有她熟悉的读者和青年文摘:“街道图书馆不像每个区的大图书馆一样那么难抢位,稳定光顾的就是周边的老人,坐那里看报就可以看一天,有的还会有影像设备,他们就刷刷新闻视频。”
对于李晓海来说,她喜欢在这里挑个有插座的位置,抬头就是窗外的爬墙虎、桂花树。
由于社区图书馆独有的开放时间,早八点到中午十一点半,下午一点半到五点。这个时间和大多数年轻人的工作日相重合,所以导致大部分社区图书馆白天门庭冷落,再加上其藏身于社区——“藏在深闺人未识”,于是就成为了一些人眼里的风水宝地。
和李晓海一样,很多人是在对比之下爱上了社区图书馆,称之为“被低估的街道图书馆”,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。
在首图不一定抢得到的书,在家门口的街道图书馆就能轻松get。
考公的人,把这里当成“考公人最好的去处”。对于他们来说,共享自习室包月需要五百多,而在社区图书馆可以免费自习,还提供开水和Wi-Fi。
失业的人来这里“活用社区资源”,利用家门口的“社区健身房、食堂和图书馆”规律自己失业后的生活。
甚至来这里的不学习或者看书:乘凉蹭空调的人,也把这里当作是“夏日好去处”。
社区图书馆以实力胜出,成为年轻人的新宠。他们费劲心力找一个好去处,蓦然回首,那地儿却在街道拐角处。
02
爱上一个城市图书馆很容易,但能反复光顾,还要看“易得性”。就像是沈阳鸡架,你问一个沈阳人,哪家鸡架最好吃,他会说,家楼下的那家最好吃。图书馆,也一定是家门口的那家“最香”。
这种“香”首先是因为距离家里近,距离家门口200米、300米、500米就能有一家社区图书馆。
实际上,许多国家的城市都非常重视社区图书馆的建设。按国际图联的标准,在城市内主要居民区,通常离图书馆1.5公里左右就要设立分馆。以北京为例,上世纪90年代,就倡导社区图书馆建设。根据统计,截至2012年,北京城区的社区图书馆覆盖率达到90%。
2020年,《文旅北京》曾发布文章称,截至目前,全市已建成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,设施总数达到6830个、覆盖率超过98%。到2035年,将实现各区数字图书馆、数字文化馆全覆盖。全市人均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将提高到0.45平方米。
对于一些人来说,社区图书馆的存在,让她们可以不用在乎仪式感,“不用特意早起、打扮、买杯咖啡”,它就在家旁边。
对于在北京工作的刘橙来说,每次周末去首都图书馆都需要好好收拾自己一番才出门,就像出去见朋友一样,通常从开始收拾到坐在图书馆里面,快两个小时都过去了。
所以对于有拖延症的她来说,半年能去首都图书馆三次都不容易了。但是自从在某社交平台上,看到有人发帖推荐说家门口的社区图书馆后,周末去图书馆就非常容易。
不用收拾化妆,也不用考虑穿哪件衣服,随意套上一个T恤和凉拖,连防晒霜都不用涂,打一把太阳伞遛个弯儿的时间就到社区图书馆了。
刘橙第一次到家门口的社区图书馆是团结湖图书馆,从开始收拾到坐在图书馆,只用了十五分钟,时间主要花在了进入小区后找社区图书馆的这个过程。
社区图书馆在一片老居民楼里,她第一次见到的时候惊住了,这破旧的居民楼里竟然还藏着这样一座精致的文化社区。刚一进图书馆,扑面而来的凉气,让她想要一直留在这里,不用过安检、不用登记,直接进去坐下来看书。
她每一次去,基本上都能看到有两三个老大爷坐在临窗的沙发上看书。而她就坐在书桌区域,手机连上Wi-Fi放在一旁,渴了就去接热水,卫生间也非常干净。第一次在这里,刘橙坐了三个小时,看了一本迟子建的散文。
社区图书馆甚至能够帮助一些人重塑规律生活,刚离开校园还不适应的毕业生渴望一个方便的图书馆,失业的人也需要一个如同上班的感觉来缓解焦虑。
赵果儿今年考研失败,4月份来的北京,在一家MCN公司从事运营工作,做了一个多月就离职了。现在她和曾经的老同学合住在一间十平米的屋子里,
看到室友每天早出晚归,工作回来,她很着急,她已经一个月没有找到工作了,她不想再像上一份工作一样,敷衍了事。
所以白天她和室友一起八点半出门,去家门口的社区图书馆看书、投简历、运营自己的公众号;中午图书馆闭馆了,她会回去睡一觉或者简单给自己做个饭,一点半准时出现在图书馆,直到下午五点闭馆。
每天都去社区图书馆,她的焦虑减少了许多,消费也降低了。除了日常投简历和偶尔出去面试,她日常就泡在社区图书馆。
赵果儿说她也曾尝试去过咖啡店、星巴克还有肯德基,但是那些地方有点吵闹,还有就是偶尔去还行,天天去的话不点东西不好意思,但是点一次就会花上好几十块,这都是不必要的开销。
所以在发现家门口有社区图书馆后,赵果儿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。对于她来说,泡在图书馆的感觉,就像自己还在工作一样,至少不会有那种躺在床上虚度光阴的荒废感。
03
不过,一个宝藏去处,最怕的就是当许多人都知道的时候,容易人满为患。特别是暑期到来,一些城市的社区图书馆已经开始要拿号占座。
但是这仍然抵挡不了年轻人对社区图书馆的热情。有些来人甚至甚至打起社区图书管理员这份工作的主意。
当代年轻人有许多自己理想中的“神仙职业”,譬如小卖部老板、超市门口化小票的、宿管阿姨等,近些年,图书管理员也逐渐走红。
对于人均社恐的年轻人来说,这份工作在安静的氛围里默默做事,几乎不需与人来往,有致命吸引力。
小红书博主@高小高把自己在社区图书管理员的工作经历发布在网络上之后,不少人跟帖询问如何应聘成为社区图书管理员。
李晓海也羡慕社区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员工作,在她看来,这就是一份“中午可以回家吃饭、睡个午觉”的神仙工作。
对于一些人来说,社区图书馆让人想天天泡在这,甚至愿意来这里打工,还因为一份难得的“归属感”。对于已经在北京工作多年的程飞说,家门口的社区图书馆,是他北漂三年,第一次找到归属感的地方。
程飞第一次到家门口800米的社区图书馆,门卫大叔问他:来做什么?程飞说,看书。或许是四处张望的眼神透露着迷茫,大叔又问他,你是这条街道的吗?小飞愣了一下说,我是这条街道的,就是对面小区的。
大爷点头,你进去吧,看书在3楼311室。
这一刻,北漂几年的小飞,竟然第一次感到自己属于这座城市。
(文中李晓海、刘橙、赵果儿、程飞皆为化名)
关键词: